受助時間:2012年 考取大學:南昌航空大學
11月29日上午9時,山河集團5名志愿者走進團風縣回龍山鎮(zhèn)古墳咀村受助學生黎亞東家里的時候陶醉了:充滿生機的小院,道路兩旁的野花遍地都是,一股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,還能聽到幾聲清脆的鳥叫……
“老黎,幫你家孫子的市總工會、山河集團、教育局的領導來了!”古墳咀村帶路村民黎陽拉著山河集團黨委副書記余新平的手,走到黎亞東73歲的爺爺黎同球跟前,一起將來自武漢、黃州、團風的親人迎進屋中。
看到這個平房小院,雖然破舊但收拾得干干凈凈,院角柿子樹上掛滿了果實。聽到余新平提及自己的孫子,黎同球頓時像年輕了10歲,話語中對未來充滿了信心。
今年5月份,黎亞東在南昌航空大學畢業(yè)后應聘到廣州一家企業(yè),擔任軟件開發(fā)工程師。為了與相依為命的爺爺經(jīng)常有聯(lián)系,工作后的第一個月工資就為爺爺買了一部手機,黎亞東工作無論多忙,每周都會與爺爺通一次電話。
“亞東這孩子命苦,從小就是我和他奶奶帶,2013年奶奶去世了,就更放心不下我,學費、生活費都靠勤工儉學來掙,還不跟我講,不過這很大程度是大家的幫助讓他學會感恩?!崩柰蛘f,他每天都會把自家小院打掃三遍,因為這個小院有他們爺倆太多的記憶。如每年冬天,他們就在院子里堆雪人;夏天,陪他下軍棋等等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2年8月份,當爺倆收到南昌航空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,爺倆高興中夾雜著沉重的擔憂,不停地在院子里掃地。那一次,院子是反復掃了十幾遍,爺倆在萬余元學費、生活費的憂嘆聲中整夜未眠。
喜劇和悲劇的距離有時很近。當年9月初,黎亞東獲得了“金秋助學資金”5000元,正好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。昨日,黎亞東通過電話說:“如果說高考的分數(shù)是進入大學的門票,那么山河集團的資助就是到達大學的車票,沒有這張車票,那張門票也許就此塵封?!?/span>
黎亞東告訴記者,走進大學校門,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了學習和打工上,“學雜費、生活費要自己支付,除了學校提供的助學金和各種補助外,其他得自己去掙。”黎亞東選擇的兼職工作有家教、餐廳服務生、工地小工。他說,剛入學的時候也考慮過考研,但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,他最終沒有選擇繼續(xù)深造,“參加工作了,如果需要,再考慮吧?!?/span>
對于貧困,黎亞東并不認為是難以逾越的屏障,反倒覺得是一種磨礪,“貧困使我變得更堅強,大風大浪都經(jīng)歷過了,以后不管遇到什么苦難,我都不會退縮,而是第一時間想著如何去解決。”黎亞東說,要用樂觀的心態(tài)去面對困難,“逆境使人成長,每個人都需要通過逆境的磨礪才能變得自立自強?!比缃?,雖然他還是一個“小白”級的工程師,但他已經(jīng)適應了工作的節(jié)奏,對未來充滿信心。
采訪結束時黎亞東表示,今后有能力的時候,一定會用自己的愛心回報社會,幫助別人。